7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9927億元,同比少增631億元。有市場人士擔憂,信貸支持力度是否減弱。對此,有關專家表示,7月貸款同比少增,體現了“總量適度”“精準導向”等貨幣政策信號,信貸對實體經濟的總體支持力度并未減弱,而且結構改善、更加精準。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7月末,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927億元,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少增8173億元和631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信貸投放要和經濟恢復的節奏相匹配,如果信貸投放節奏過快會產生資金淤積,無法有效使用。當前疫情防控局勢平穩,經濟運行基本恢復,在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人民幣貸款年內首度出現同比少增,是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體現。
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上半年為對沖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所加大,宏觀杠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隨著經濟增速向潛在水平回歸,宏觀杠桿率也將逐步回歸至合理水平。
中國經濟二季度出現了明顯反彈,GDP同比增長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金融支持下,各產業恢復較快,需求逐步恢復。物價水平也保持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但核心CPI降至低點,物價總體可控;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提出,下半年將保持金融總量適度、合理增長,著力穩企業保就業。注意把握好節奏、優化結構,促進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長。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當前貨幣增速回調、信貸期限結構調整,說明貨幣政策強化精準導向,不僅有利于實體經濟精準紓困,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從結構上看,7月信貸少增部分主要源于企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減少。數據顯示,7月份,企(事)業單位的短期貸款減少2421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021億元;但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596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90億元。
王青認為,在政策引導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推動下,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保持較大幅度多增,企業信貸期限結構繼續改善。同時,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明顯多增。由此可見,信貸保持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受貸款增速下行、派生存款增速隨之放緩的影響,7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
溫彬表示,7月M2增速回落預示著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投向、結構優化;M1當月增速達6.9%,創下了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說明企業資金運用的活躍度提升,經濟恢復將持續向好。
盡管如此,當前經濟恢復中的一些問題仍不容忽視,尤其是穩企業保就業壓力較大,中小微企業經營進一步恢復還面臨不少困難。
此前,易綱曾明確表示,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貸款已累計增加13.08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按照全年信貸增量計劃,剩余5個月有近7萬億元新增信貸,仍會對穩企業保就業形成有力支撐,預計全年能夠實現M2和社融增速明顯高于去年的目標。在政策重點支持下,主要滿足制造業中長期融資需求的企業中長期貸款還將保持同比多增勢頭。
此外,央行多次提出,要重點落實好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和兩項直達工具,盡可能多地將受疫情沖擊的小微企業納入支持范圍。通過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體系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
溫彬認為,金融部門將繼續用好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信貸的支持力度,嚴控資金空轉套利,并提前做好金融風險處置和防范,為經濟恢復發展營造安全穩健的貨幣金融環境。